新型水體清淤船開進滇池 記者 蘇穎 攝
滇池明珠何時重放光彩,一直是大家普遍關心的話題。7月25日至2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在云南省調研時,專門視察了滇池治理工作,對滇池治理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具體要求:"按照建設生態文明的要求,深入實施七彩云南保護行動,突出抓好滇池等水污染綜合治理。"昨日,昆明市副市長王道興表示,目前滇池治理工作全面提速,其中原定明年完成的5萬畝濕地建設、110萬噸污水處理等多項工作,都將在年內提前完成。
環境優化
春城向湖濱生態城市邁進
按照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省委提出要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繼續加快滇池治理步伐,以節能減排、生態工程等水污染綜合治理為重點,著力在環境保護上取得新進展。目前,昆明市正以"四創兩爭"、"一湖兩江"流域"四全"工作等為載體,強力推進以滇池為重點的水環境綜合整治、持續開展城鄉園林綠化、打好節能減排攻堅戰、加大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
王道興介紹,昆明實現了由"環境換取增長"向"環境優化增長"轉變,正向森林式、環保型、園林化、可持續發展的高原湖濱特色生態城市邁進。
作為昆明在滇池治理上的主管副市長,王道興在7月底向胡錦濤總書記匯報了目前的治理情況。他回憶,在西華濕地旁,胡錦濤總書記詳細地詢問了濕地在滇池治理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周邊村莊生活污水的處理情況。國家領導人穩健、親和的形象,讓昆明市各級領導深受鼓舞。
綜合治理
35條入滇河道建綠色長廊
水環境綜合治理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首要工作,昆明把滇池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作為現代新昆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來抓,堅持"治湖先治水、治水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人、治人先治官".其中,湖外截污杜絕外源增量污染,湖內清淤減少內源存量污染,恢復濕地修復生態功能,外流域調水增強水動力。
年內,昆明將建成5萬畝生態濕地,實現滇池濕地的環湖閉合;牛欄江引水到昆明主城區的河道,再進入滇池,做好滇池水的平衡補給;擴容第八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年內達到110萬噸污水處理量……2010年,昆明將完成滇池湖濱"四退三還一護".35條入滇池河道綜合整治工程,強化城市內河截污、清淤和河岸整治,努力恢復河道生態和景觀功能。
王道興表示,35條河道兩岸要做永久性的綠色走廊,景觀性的綠色長廊,向整個滇池流域延伸,"不僅是清水流進滇池,還是35條綠色長廊延伸到滇池,空中看這種景象將非常壯觀。"
節能減排
將完成全省近80%減排任務
據介紹,昆明承擔全省近80%的節能減排任務,昆明完不成任務,將影響云南在"十一五"的減排工作,王道興向記者坦言:"有決心有信心有能力完成任務。"
昆明正處于跨越式發展的關鍵時機,經濟發展與節能減排間的加減法考驗著執政者的智慧和眼光。
昆明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力爭到今年年底達到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考核指標要求;至2010年,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控制在2.4萬噸以內,在2005年的基礎上削減0.45萬噸,削減率15.9%,其中,滇池流域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1.8萬噸以內,在2005年的基礎上削減0.2萬噸,削減率10%.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控制在8.9萬噸以內,在2005年基礎上削減17.7%,其中火電行業二氧化硫排放量不超過1.86萬噸。
王道興表示,昆明今年空氣質量優秀天數將有望突破100天,空氣浮塵、汽車尾氣等都將出臺針對性的政策措施。
王道興透露,針對目前滇池治理工作上的進展情況,國家各部委正在加大對相關工作的扶持,資金投入、政策支持的力度明顯增強。昆明目前也著手培育生態產業,注重創新體制機制,建立和完善生態環境建設的保障機制,把生態文明納入科學化、法制化、市場化的軌道。
首席記者 羅南疆 實習生 張云帆(春城晚報)